伊莉討論區

標題: 轉化 [打印本頁]

作者: yukr    時間: 2018-11-26 10:59 PM     標題: 轉化

入冬的傍晚,天黑得特別早。

今天按平常時間去練拳,卻發現天已經黑透。剛好又遇到段考日,不到六點鐘,校園裏舉目所見,居然已經杳無人跡。

陰暗濕冷的蕭條氣氛,加上細雨淅瀝淅瀝,空氣裡都是陰鬱微寒的氣息。想到辦公桌上堆積如山、彷彿永遠改不完的作文,壓力倍覺沉重,幾乎提不起勁來練拳。

幸好體內還是有一種聲音在呼喚,提醒著自己不要輕易中斷,隨便放棄。越是陰暗濕冷,越是要把自己提起來。於是依然練出一身大汗,練到一身濕透。

走回來時,想著想著,卻想起一個武術的一個基本問題,就是「力從何起?」

武術的初始,本來是「殺人技也」,自然和力量脫不了關係。最原始的武術,是因戰場搏鬥的需求而生,不但需要力量,而且是比較粗糙的力量,舉石鎖、拉硬弓,這些都是非常粗糙的重量訓練,刀砍、劍劈、射箭乃至「百兵之王」的槍術,裡面固然有比較精細的活動,但也並不十分複雜,「力量」還是佔最重要的位置。

古代兩軍對陣,主將的勇力幾乎決定了全軍的士氣。所謂一回合,就是兩將的戰馬面對面奔馳,互相交手一次。在交手那一剎那,主將的勇力如果大到一個程度,腰帶身、身帶手,加上馬匹的衝力,有時把對方連人帶兵器一下就劈下馬來,甚或一刀兩段。

在這種情況下,要講究什麼精巧變化、奇妙招數,其實根本沒什麼空間,因為對手力量夠大的話,一回合就把人剁下來了,什麼招也沒有用。

弔詭的是,武術發展到冷兵器時代的末期,從戰場的功能轉入其他場域,卻攀上前所未有的高峰,就是所謂內家之學。

戰場上千萬人對陣,力量居決定因素。但離開了戰場,打鬥的場合變成了走鏢、護院、貼身侍衛,交手的型態變成個人對敵,不但不在馬上,還時常徒手對決,這裡面騰挪變化的空間就變大了。

明清時代的武術,不但在勁路上比過去複雜,養勁、發勁、化勁的內在過程也變得精細許多,特別是結合丹道之後,從心、意、氣、力層層貫串,對勁力的體現和變化都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。

這當然是一種進步,無庸置疑。但後來把招數變化當成了武術核心,則是武術的退化,這也無庸置疑。

武術的核心仍然是力量的養成、運使和吞吐變化,如果脫離了對力量的關注,頂多是一場遊戲,就不再是武術了。這是習武的人一定要知道的事情。

近代史上的武術發展,幾乎都在證明:「功力決定一切」。所謂「半步崩拳打天下」的種種事蹟,都是這個觀念的體現和證明。

明清以後,武術世界裡,力量的理論和實踐變得精微奧妙了,但仍然以力量為核心。離開力量,空談「四兩撥千斤」的,多半都是不懂武術的文人。很少有人知道,所謂「四兩能撥千斤」,前提是先要有千斤之力,然後才有可能能把那四兩的力量用得恰到好處。所以培養功力,一直是武術的核心。

關於力量從哪裡來,一直有兩種說法。一是「力生於骨」,一是「力從地起」。這兩種說法並不衝突,正好分別從不同的角度解釋了力量的含義,一個是生成,一個是發用。

首先,人體要有力量,一般人多認為來自於肌肉。這說法不算完全錯誤。肌肉組織的厚實綿密,可以確保力量的載體功能完整,這是真的。

但中國人對人體的理解,還有一種獨到的看法,就是「力生於骨,而連於筋,筋長則力大。」肌肉的作用是附帶的,不是主體,力量的關鍵仍在筋骨。《水滸傳》裡面說到九紋龍史進天天練功,只說他「終日只是打熬筋骨」,不曾說他「終日只是鍛鍊肌肉」。

練中國武術的人,先要「神氣收斂入骨」,將骨髓填滿,增加骨頭的緻密程度。所以功夫好的人骨頭重,他不消用力,只把手放在別人身上,便有沉重感。再使用有效又不浪費的「發勁」方式,力由腰身擰轉、脊背彈出,自然更深更透。

然後是筋,筋連在骨頭上,它的彈性韌度,決定了力量可以發到什麼程度,甚至會產生生理的轉化,所以練到一定程度,又有「筋膜騰起」之說。骨和筋決定了身上有多大力、能發多大力,然後藉由豐富的肌肉層去支撐、協作,得以讓力量在短時間內爆發而出。這是力量的生成。

生成之後,才是力量的運使、發用。身上有了力量,如果只是憑空發出,再大也有限,頂多就是把身體的最大質量發出來而已。但有了「力從地起」的認知,力量的作用結構就不一樣了,因為裡面有了「反作用力」。

反作用力在拳術裡至關重要,所以拳譜裡常說「力從地起」,或「消息全憑後足蹬」。兩足在地板上一借力,加上有效的擰轉發力,發出來的力量就倍增了。

這個力量不只如此,除了發得深、發得厚、發得透,還要求「靈活」。向愷然在《近代俠義英雄傳》裡解釋中國武術對力量的觀念,講得特別好。他說:

「外國拳術家大力士及普通人的力,都是直力,中國拳術家是彈力,四肢百骸都是力的發射器具。譬如打人用手,實在不是用手,不過將手做力的發射管,傳達這力到敵人身上而已。這種力其快如電,只要一著敵人皮膚,便全部傳達過去了。平日拳術家所練慣的,就是要把這氣力發射管,練得十分靈活,不使有一點兒阻滯。」

為了方便區隔,好將這個「靈活」給說清楚,向愷然把這種「彈力」稱之為「勁」,與一般認知的「力」相區別:澀者曰力,暢者曰勁。遲者曰力,速者曰勁。限於局部者曰力,達於全身者曰勁。力方而勁圓,力長而勁短。他特別說:「善拳技者,尚勁不尚力。練拳技者,使力化為勁。」

所以真正練武的人,關注的核心理當在「勁」(或可稱之為「力之精者」),不是招式。從它的生成到運始,從培養到發用,終身浸淫其間,在裡面進行生命的轉化。

武術,其實就是生命的轉化的過程。為學日益,是多學招式;為道日損,是轉化身體,也就是「換勁」。如王薌齋所說,「使其弱者轉為強,拙者化為靈也。」

這正是我們習武的真正原因:把身體力量當做標的,進行一場深沉的自我轉化。除此之外,就沒有別的了。







歡迎光臨 伊莉討論區 (http://www77.wahas.com/) Powered by Discuz!